2025年,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積極推動虛擬電廠因地制宜發展,加快培育虛擬電廠主體。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政策設定了清晰的量化發展目標:到2027年,全國虛擬電廠調節能力要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至2030年,調節能力進一步躍升至5000萬千瓦以上。
政策春風下,各地積極響應,結合自身資源稟賦、負荷特性與市場需求,緊鑼密鼓制定虛擬電廠發展方案,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
9月19日,廣東電力交易中心公布了第一批虛擬電廠運營商名錄,共10家企業。并于同日發布《關于開展廣東電力市場發電類虛擬電廠交易單元注冊及2025年發電類資源聚合交易的通知》,啟動2025年發電類資源聚合交易。
交易主體為完成市場注冊、具備獨立上網關口的光伏、風電和獨立儲能等接入1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的資源;完成準入注冊且具備交易條件的虛擬電廠運營商。

而虛擬電廠的興起,必將帶來新型儲能的爆發。包括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充電站、工業負荷等,只有匹配相應的儲能電站,才能更好參與虛擬電廠和需求側及時響應,才能更好融入電力現貨市場,獲取更大價值。
那么光伏、儲能是如何通過虛擬電廠賺錢的呢?
以蘇州吳中區某食品加工廠為例:

收益計算如下:400kWh/次 × 18次 × 0.8元/kWh = **5760元/月**疊加電價套利收益約40000元/月總收益 ≈ 45760元/月(不含自發自用光伏收益)
此外,早在2023年央視連續播出3則“虛擬電廠走進現實”的主題深度報道,記者通過走訪廣東、浙江等地,發現虛擬電廠已經走進了現實,2小時的收益可超過萬元。
實際上,全國已有廣東、上海、安徽、山東、四川、山西、浙江、陜西、云南、甘肅等多地相繼出臺或征求虛擬電廠實施細則,形成了“市場交易機制創新”“能力認證與等級管理”“跨市場收益防套利”“多元資源聚合”“區域消納與儲能配建”等各具特色的政策舉措。
廣東
6月28日,廣東省發布《廣東虛擬電廠參與電能量交易實施細則(試行)》,明確虛擬電廠可參與電能量、需求響應、輔助服務三類交易,并細化報量報價機制和結算規則。
這意味著廣東允許虛擬電廠參與中長期+現貨電能量交易,負荷類虛擬電廠可通過報量報價方式參與日前和實時市場,發電類參照新能源單元規則,推動市場化收益多元化。
上海
6月23日,上海市經信委也印發《上海市用戶側虛擬電廠建設實施方案》(2025-2027年)。這是首個超大城市關于虛擬電廠的建設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虛擬電廠可調能力達到110萬千瓦;2026年、2027年可調能力分別達到160萬千瓦、220萬千瓦。
安徽
《安徽省虛擬電廠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明確目標路徑,推動虛擬電廠聚合資源參與電力市場與輔助服務,構建“目標導向 + 市場參與”體系,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服務能源轉型。 截至2025年5月,安徽省已接入虛擬電廠重點項目13個,可調節容量約60萬千瓦,涵蓋分布式光伏、工商業可調節負荷、用戶側儲能、充換電設施等各類資源。
山東
以《關于開展虛擬電廠試點示范的通知》為牽引,疊加《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實施細則》《金融虛擬電廠模式》,創新“技術+金融+多能協同”發展路徑,鼓勵多元主體參與,挖掘資源聚合的市場與金融價值。
2025年5月,山東電力交易中心發布了2025年第二批(總第十批)虛擬電廠主體注冊公示結果。
山西
8月18日,山西省能源局、國家能源局山西監管辦公室印發《虛擬電廠建設與運營管理暫行辦法》。
根據虛擬電廠聚合資源類型,將虛擬電廠分為“分布式電源類”虛擬電廠、“負荷類”虛擬電廠、“源荷類”虛擬電廠,并在文件中明確了三類虛擬電廠在不同交易品種下的交易模式。
四川
6月25日,四川省發改委、能源局聯合下發《四川省虛擬電廠建設運營管理實施方案》,提出構建“1+N”省級管理服務體系,目標到2027年調節能力達全省最大負荷的3%。
浙江
•《浙江省虛擬電廠運營管理細則(試行)》
•《2025年浙江省迎峰度夏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政策要點:
1.首創虛擬電廠全流程管理規范,涵蓋注冊接入、能力認證、市場交易、保供調控、安全管理、退出機制。
2.創新動態能力認證機制和等級評定機制,推出虛擬電廠數字能力證書。
3.建立"容量補貼+電量補貼"的兩部制補貼機制,對虛擬電廠運營商給予差異化補貼。
江蘇
江蘇則優化分布式新能源聚合參與綠電市場規則,支持虛擬電廠與分布式光伏簽訂固定價或浮動價套餐,探索綠色環境價值傳導機制。
貴州
貴州省發布《虛擬電廠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探索跨區域資源聚合。
陜西
國家能源局西北監管局與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了《陜西省服務虛擬電廠建設運營實施方案》等文件,明確了陜西虛擬電廠的建設與運營要求。
政策要點:
1.覆蓋建設服務、市場參與全鏈條,強化市場參與支持。
2.構建"全流程服務+市場創新"體系,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與市場活力。
3.虛擬電廠現階段主要聚合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儲能等調度未直接調管的分布式資源和具備負荷調節能力的市場化用戶。
云南
《云南省虛擬電廠建設管理辦法(試行)》
政策要點:
1.鼓勵能源企業、售電公司、負荷聚合商、電力用戶等市場主體積極投資虛擬電廠,大力支持民營企業參與虛擬電廠投資開發與運營管理。
2.虛擬電廠應滿足相關技術要求,具備參與電能量、輔助服務、需求響應等其中一種或多種市場的技術條件,可調節容量不小于1兆瓦,連續響應時間不低于1小時。
3.到2027年,全省虛擬電廠可調節能力不低于200萬千瓦,構建起適應云南電力系統特點的虛擬電廠建設運營體系。
甘肅
《甘肅省虛擬電廠建設與運營管理實施方案(試行)》
政策要點:
1.適配新能源富集特點,規范建設運營全環節。
2.聚焦資源聚合、系統調節、新能源消納三大核心任務。
3.推動分散新能源、可調節負荷聚合,強化電力系統調節能力。
虛擬電廠正從概念走向現實,其納入電力中長期市場,標志著中國電力市場改革邁入“源網荷儲”深度互動的新階段。這片“藍海”不僅為五類市場主體開辟了轉型升級與價值創造的新航道,更以其獨特的聚合能力,為消納高比例新能源、保障電網安全穩定、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關鍵支撐。
隨著政策體系持續完善、技術標準加速落地、商業模式不斷創新,虛擬電廠必將成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雙碳”目標不可或缺的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