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調整靴子落地,大家懸著的心終于可以放下。不過又有新的問題產生了,自《通知》文件下達后,不少人開始擔心因為補貼下調影響投資光伏的收益,以及補貼下調后自發自用和余電上網,選擇哪一種方式收益較高?本篇光伏街將著重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

按照三類資源區,補貼下調后我們能取得多少收益?
假設選擇全額上網模式,投資一套5KW的家庭光伏系統,年收益如下:
Ⅰ類資源區
預計年發電量:7100度
補貼調整前年收益:7100*0.65=4615
補貼調整后年收益:7100*0.55=3905
差額:4615-3905=710
Ⅱ類資源區
預計年發電量:6800度
補貼調整前年收益:6800*0.75=5100
補貼調整后年收益:6800*0.65=4420
差額:5100-4420=680
Ⅲ類資源區
預計年發電量:6500度
補貼調整前年收益:6500*0.85=5525
補貼調整后年收益:6500*0.75=4875
差額:5525-4875=650
Ⅰ類、Ⅱ類、Ⅲ類資源區收益分別降低710元、680、650元。可以看出補貼調整對光照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影響較大,而對于光照資源相對較弱的Ⅲ類資源區影響很小。
選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投資5KW家庭光伏系統,按照60%自用、40%上網、脫硫煤電價0.38元(各地區不同)、電費0.58元(各地區不同)計算,年收益為:
Ⅰ類資源區
預計年發電量:7100度
補貼調整前
補貼收入:7100*0.42=2982
賣電收益:7100*40%*0.38=1079.2
節省電費:7100*60%*0.58=2470.8
綜合收益:2982+1079.2+2470.8=6532
補貼調整后
補貼收入:7100*0.37=2627
綜合收益:2627+1079.2+2470.8=6177
差額:6532-6177=355
Ⅱ類資源區
預計年發電量:6800度
補貼調整前
補貼收入:6800*0.42=2856
賣電收益:6800*40%*0.38=1033.6
節省電費:6800*60%*0.58=2366.4
綜合收益:2856+1033.6+2366.4=6256
補貼調整后
補貼收入:6800*0.37=2516
綜合收益:2516+1033.6+2366.4=5916
差額:6256-5916=340
Ⅲ類資源區
預計年發電量:6500度
補貼調整前
補貼收入:6500*0.42=2730
賣電收益:6500*40%*0.38=988
節省電費:6500*60%*0.58=2262
綜合收益:2700+988+2262=5950
補貼調整后
補貼收入:6500*0.37=2405
綜合收益:2405+988+2262=5655
差額:5950-5655=295
Ⅰ類、Ⅱ類、Ⅲ類資源區收益分別降低355元、340元、295元,情況同上。
綜合可以看出補貼下調后,在自用電大于賣電的情況下,選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收益相對“全額上網”高。在今后“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將會成為戶用分布式光伏的主流。
除了上面的分析外,光伏街還有幾點要告訴大家。首先補貼下調不影響之前已經按照并網過的用戶,哪一年并網就執行當年的補貼標準;其次補貼下調意味著安裝成本也將降低,算上降低的成本,收益總體是不變的;再次即便補貼真的消失,到時平價上網時代到來,通過賣電碳排放權轉讓也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