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隨著這位新首相的上任,日本的能源戰略也將發生巨變。

高市早苗(資料圖)
光伏遭暴擊,核電卷土重來
作為堅定的右翼保守派,這位日本新任首相是核電的堅定捍衛者,她誓言將核安全置于政府能源政策的核心位置。據路透社報道,高市早苗預計將推動加速復興核電,以應對引起公眾不滿的通貨膨脹,并表示重啟核反應堆是減少昂貴燃料進口的關鍵。
但反觀光伏(尤其是大型地面電站)則受到了嚴格限制。今年9月,高市早苗在宣布參加總裁競選的記者會上表示:“強烈反對繼續用外國產的太陽能電池板覆蓋我們美麗的土地”,并表示將重新審視可再生能源補貼制度。
一方面,外國生產的光伏面板席卷日本市場正引發擔憂。
據日本《產經新聞》21日統計發現,2024年在日本國內出貨的光伏面板約有95%為海外制造,其中中國產品占比超過八成,凸顯出日本國內流通的光伏面板幾乎完全依賴海外的現狀。

圖源:日本《產經新聞》
另一方面則是出于對環境的保護。
日本新任經濟產業大臣赤澤亮正23日表示,計劃加強對大型太陽能發電廠(兆瓦級太陽能)的監管,以防止環境破壞。
據當地媒體報道,日本千葉縣已請求暫停鴨川市大型太陽能發電廠的運營。而在此前日本北海道釧路濕原國立公園周圍建設的百萬瓦級光伏電站也被指對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政策風聲傳出后引發了市場強烈反應——在高市早苗有望成為日本下一任首相后,10月6日,核電運營商股價飆升(東京電力+6.5%,關西電力+5.8%),而可再生能源開發商股價則大幅下跌(Renova下跌15%,West Holding下跌14%)。
但值得一提的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個例外,并被放在與了核能等同的位置。當地時間24日,高市早苗在其首次施政演講中表示,核能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等國產能源對日本非常重要。這似乎不難理解,因為日本發展鈣鈦礦的野心很大,而對于一個土地資源匱乏、希望穩步提升可再生能源產能的島國來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確實蘊藏著巨大的潛力。
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日本擁有充足的碘儲量,而碘是鈣鈦礦生產所必需的原料。這一因素對于希望建立自給自足的供應鏈并減少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的依賴的日本來說至關重要。
彭博社分析師表示:“高市的勝利是核能、核聚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等新技術的勝利,但同時對于依賴外國設備的再生能源來說,這是一個打擊。”
日本光伏發展前景
但在日本能源轉型的大方向下,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前景仍然存在。
日本的發電量主要來自化石燃料,但近年來,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內的非化石燃料發電量占比不斷增加。在全球脫碳趨勢持續的背景下,政府和企業攜手推動可再生能源的引進和普及,對日本而言也已成為當務之急。

今年2月,日本政府通過《能源基本計劃》,提出了將光伏發電在2040年度電力來源結構中的占比提升至23%~29%左右的目標。

另外從2025年4月開始,日本東京都政府將啟動一項重要舉措:將強制新建獨立住宅安裝太陽能電池板。該舉措是實現“碳減半”的關鍵之一:即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0%。
鈣鈦礦則獲得了更為確定的支持,今年9月日本環境省啟動兩項補貼計劃,推動鈣鈦礦光伏的早期部署,并鼓勵儲能系統的配套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