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偏遠地區難以接入國家電網,部分國家通電率不足20%,電網建設和維護成本高昂,導致電力供應長期短缺。即使是已接入電網的人口,也因基礎設施老化、投資不足和能源管理不善而頻繁面臨停電。
另外,缺電制約了工業發展,企業依賴柴油發電機,成本高昂。同時,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因缺電受限,形成“能源貧困—發展停滯”的惡性循環。

(圖源:Global SDG Database)
創新機遇
不過這一困局也孕育出創新機遇。非洲擁有世界上約60%的最佳太陽能資源,這為其借助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彌補電力供應短缺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在電網建設進展緩慢、傳統發電方式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太陽能正日益成為非洲實現能源轉型的關鍵突破口。
過去幾年,非洲多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發展計劃。例如,南非2023年起啟動了多個大型光儲一體化項目,并計劃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3至5GW。預計到2030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達到50GW到60GW。
同樣積極推進清潔能源轉型的還有尼日利亞。該國在《能源轉型計劃》(ETP)中明確提出,到2030年實現總電力裝機容量30GW,其中可再生能源占比約30%(約9GW),并重點推進太陽能光伏項目建設。為實現2060年凈零排放承諾,該國政府已陸續推出多個太陽能與風能發電項目,并通過建設離網微電網改善缺電社區的用電條件。
人道主義組織“Mercy Corps”非洲區域主任Melaku Yirga表示:“可再生能源不僅是非洲最大的機遇,也是迫切的必需品。可再生能源可以實現從灌溉、糧食儲存到預警系統、醫療保健和生計等方方面面。”
中國企業
然而,當前非洲本土光伏制造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尚未形成規模化的多晶硅、硅片及電池產能,供應鏈關鍵環節存在顯著空白。在推動能源轉型的過程中,許多國家仍高度依賴進口光伏組件與系統集成能力。
中國企業憑借先進的技術能力、豐富的項目經驗以及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價格,在這一轉型進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推動非洲清潔能源部署的優質合作伙伴與關鍵供應商。

(圖源:sinovoltaics)
有報告預計,到2030年,中東非洲的組件產能或達62.12GW,電池片52.55GW,多晶硅45GW,冶金級硅29萬噸。
據全球能源智庫Ember報告顯示,在截至2025年6月的12個月中,非洲太陽能電池板進口量大幅攀升至15,032MW,創下歷史新高,較此前12個月的9,379MW激增60%。這一增長背后,離不開中國企業在產品供應、項目開發和系統集成等方面的持續助力。

(圖源:Ember)
過去,非洲的光伏應用主要以離網型的小規模系統為主,常見如家用太陽能燈、充電設備及水泵等產品,廣泛應用于家庭和小型商業場景。近年來,市場格局出現顯著變化,在延續分布式小功率系統需求的同時,百兆瓦級別以上的大型并網項目不斷增多,覆蓋國家范圍也逐漸擴大。
值得關注的是,以大型項目合作的方式進入非洲市場,已成為中國頭部光伏企業拓展該地區業務的主要模式。一批代表性項目正在多個國家積極推進,例如:
·晶科能源在肯尼亞加里薩興建的50MW光伏發電項目
項目位于肯尼亞東北部的加里薩省,總裝機容量54.66MW,據統計,該電站在25年內年均發電量預計為7646.7萬千瓦時。該項目由肯尼亞能源部籌建,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130億肯先令(約合人民幣8.6億元,以當時匯率計算)優惠貸款投資建設,中國企業負責設計、采購、施工、安裝及培訓。
·陽光電源與南非獨立發電商Globeleq簽訂的電池儲能項目
今年5月,陽光電源與Globeleq簽署電池儲能項目供應與服務協議。陽光電源為非洲最大獨立電池儲能系統項目“Red Sands”供應PowerTitan 2.0液冷儲能系統,并且還提供為期15年的運維(O&M)服務。該項目占地約5公頃(12英畝),隸屬于南非政府主導的首屆電池儲能獨立發電商采購計劃(BESIPPPP),將部署規模達153MW/612MWh的超大容量液冷電池儲能系統。
· 天合光能為埃及Abydos 300MWh光儲項目提供儲能電池
今年7月,天合光能更是向北非最大的儲能項目——埃及Abydos項目直接交付了300MWh儲能電池。項目位于Kom Ombo, Aswan地區,由AMEA Power開發,是埃及首個光儲融合解決方案,也是當地 500MW 大型光伏園區的重要配套工程。天合提供300MWh Elementa金剛2儲能解決方案。
· 通威與AMEA Power達成合作協議共同建設Doornhoek 140MW光伏項目
Doornhoek光伏項目位于南非西北省Klerksdorp,該項目為南非政府第六輪國家礦產資源和能源部可再生能源獨立電力生產商采購計劃(REIPPPP)的一部分。項目全部采用通威獨家供應的高效N型光伏組件,這也是通威在非洲首個大型地面光伏項目。
光儲融合
“光儲融合”正迅速成為非洲能源轉型新標配。
儲能作為穩定電力輸出的關鍵技術,為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核心支撐,有效緩解了非洲電網波動性和間歇性挑戰。
近年來,隨著可再生能源經濟性提升與電池成本下降,非洲儲能項目迎來快速發展,規劃與投運規模顯著擴大。據非洲太陽能行業協會統計,自2017年以來,當地儲能市場規模已從31MWh迅速增長至2024年的1600MWh。目前,全非洲正在開發的儲能項目總容量已超過18GWh,類型多樣、分布廣泛。

(圖源:AFSIA Solar)
從配套結構來看,非洲當前為可再生能源項目(主要是光伏電站)配置的電池儲能總容量已達約2902MWh,并呈現出明顯的區域集聚特點。南非、埃及和摩洛哥處于領先地位,這些地區不僅太陽能資源豐富,基礎設施條件也相對完善,成為“光儲融合”項目落地的主要市場。
在這一進程中,中國企業展現出顯著的技術集成與項目交付能力。陽光電源、天合光能等企業不僅提供先進的儲能產品,還深入參與系統設計、工程建設和長效運維,成為非洲構建靈活、穩定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合作伙伴。
2025年9月2日至10日,光伏產業網總經理張健偕同新能源產業國際合作聯盟成員單位出海肯尼亞,與肯尼亞農村可再生能源局、肯尼亞天頂中小企業協會、孔扎科技工業園、肯尼亞公共交通協會、泰塔塔維塔郡政府等多家機構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圍繞光儲充一體化項目在非洲市場的落地可行性展開探討,并獲得積極反饋。此次出海活動不僅實地驗證了非洲市場對清潔能源解決方案的迫切需求,也進一步凸顯了中國企業在推動當地能源轉型中的關鍵作用。
事實上,這類企業出海與項目對接活動,正是中國企業積極參與非洲能源建設的一個縮影。隨著非洲各國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項目,尤其是光儲融合模式的廣泛應用,中國企業憑借其在產品供應、系統集成與項目運營方面的豐富經驗,正成為推動非洲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核心力量。未來,光伏產業網還將組織更多國內光儲充企業走進東南亞、非洲、中亞、中東等重點市場,挖掘潛在合作機會,助力中國供應鏈與全球能源轉型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