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中明確規定,黨政機關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檔菜肴、香煙,不上酒。這一輪“禁酒令”來襲,如同一記驚雷,引發市場情緒的劇烈震蕩。

值得關注的是,在當天舉行的茅臺股東大會的前夕晚宴上,飛天茅臺也變成了藍莓果汁,“茅臺請客吃飯都不喝酒了”,一度在輿論場上持續發酵。
一紙禁酒 令白酒行業迎來“至暗時刻”
21世紀初,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白酒行業也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然而2012年“八項規定”的出臺、限制“三公消費”政策以及禁酒令,讓行業遭受重創,步入深度調整期。
然而歷史再度輪回,今年5月新一輪“禁酒令”發布,雖隔日開盤白酒股集體走低,頭部幾家領跌,但業內普遍認為,此次對白酒行業的“殺傷力”有限。
因為,除去“禁酒令”這一外部環境因素之外,真正讓壓力顯現的,是內部消費結構轉型以及行業競爭加劇,讓白酒行業已步入存量競爭時代,增長速度放緩。據中國酒業協會聯合畢馬威此前發布的《2025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今年上半年,酒類生產企業和經銷商的客戶數、客單價、營業額和營業利潤的減少比例均高于增加比例,其中營業利潤負面情況最為顯著,利潤率有所減少的企業占比高達59.7%。

圖源:《2025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
這背后,是白酒行業調整期進一步深化的現實,尋找新增長點成為活下去的必然選擇。
白酒越來越難賣,在傳統業務遭遇政策寒流之際,茅臺、五糧液等白酒巨頭急于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加入光伏、儲能等新能源賽道,掀起了一場關乎生死的跨界豪賭。
走出“浪浪山” 酒企集體轉向新能源
白酒行業一直流傳著“鐵打的茅五”這樣一句話,指的就是茅臺和五糧液兩大巨頭,細究兩者的新能源跨界之路,也存在著明顯差異。
五糧液貴“多”
在行業寒冬中,五糧液的通過跨界融合尋找新增量的步伐邁得最大。五糧液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華濤曾公開表示,“白酒和光伏產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究其原因,與五糧液所在地四川宜賓的產業發展背景不無關系,這座長江邊的古城,近年來在群雄逐鹿的光伏賽道中開始顯山露水。
今年2月,由五糧液參股的宜賓英發德睿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本高達10億元,一同參股的還有光伏龍頭隆基綠能、國企宜賓高投集團,陣容可謂豪華。

圖源:天眼查
在此之前,五糧液就已動作頻頻。2023年4月成立四川五糧液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正式開啟其在新能源領域的深度布局;2023年6月,入股四川和光同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8月,又和中石油聯合成立四川中新綠色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而除了跨界光伏之外,一個月之后,在英發德耀成立后,五糧液再次向氫能進軍,發布“酒糟制氫”產學研合作項目公告,要求合作單位在一年內完成實驗研究,兩年內實現發明專利授權和SCI論文發表。
茅臺貴“精”
相比之下,作為“雙雄”之一,茅臺雖也在探尋多元化發展,“聚主業”的戰略卻更加清晰。甚至可以說,茅臺的跨界本質上還是為了主業更好的發展。
4月18日,茅臺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積極探索光伏及儲能技術在傳統制造行業的應用。

2024年8月,茅臺通過旗下茅臺金石基金對蘭溪致德進行了投資,入局固態電池;時間再往前推,茅臺還通過茅臺科創基金投資新能源和儲能技術服務商珈硅能源,涉及儲能領域。
此外,在全球格局重塑與綠色轉型浪潮疊加的時代,ESG已從企業可選項升級為出海競爭的必備要件。作為發展較為成熟的資源密集型行業,酒企出海尋找增量成為大勢所趨,這也讓ESG信息披露壓力劇增。
作為酒企出海的龍頭,茅臺在2024年實現海外市場營收51.89億元。同步發布的ESG報告中披露了一系列綠色轉型成果,其中就包括可再生能源消費占整體能耗比重達到7%。
瀘州老窖
此外,2024年,越秀資本與大家資產、老窖資本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會上簽署了越秀光惠基金合伙協議,該基金總規模20億元,將聚焦戶用光伏等新能源優質資產開展投資。

回歸本題,“禁酒令”禁的是奢靡之風而并非白酒本身。因此,在茅臺、五糧液等巨頭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集體擁抱新能源動作的背后,其實是政策與市場的雙輪驅動。
早在2021年4月,《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中就明確提出,酒業要向綠色生態發展全面轉型,“零碳產區”、“零碳工廠”作為建設目標首次被提起。
地方層面,以“中國酒都”貴州仁懷為例,為加快白酒企業對清潔能源的使用,仁懷多舉措推動白酒企業開展電能改造,并按批次和標準對企業進行補助。在2024年底前完成油改電的酒企,政府每口窖池補貼4000元。
“酒廠+光伏” 賦能零碳未來
白酒釀造作為典型的傳統工藝,蒸煮、發酵、蒸餾……每一步都離不開大量蒸汽與電力,能源消耗量較大。在“雙碳”目標驅動下,如何在不影響酒體生產質量的同時實現能耗與碳排放的雙降,已成為行業的核心課題。
在這一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酒廠開始布局光伏項目。
·近日,迎駕貢酒聯合天合光能、安徽烈陽新能源,成功建成并網2MW分布式光伏項目。據測算,該光伏項目年發電量達241萬度,可滿足酒廠約20%的電力需求,相當于節約標煤726.01噸,減排二氧化碳1400余噸,降低年電費支出超百萬元。

圖源:天合光能
·古井集團自2015年起便在廠區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首期裝機規模4.1MW,年發電量達400萬度,節約電費約120萬元。目前古井集團正對剩余的屋面和智能園區繼續布局分布式光伏電站二期工程,預計今年全部建成,二期裝機規模高達47MW,年發電量約5000萬度。

古井貢酒總部廠區屋頂光伏綠電
·2022年,貴州茅臺酒廠分布式屋頂光伏項目順利竣工,由國家電投黃河水電西寧分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IBC輕質柔性組件也正式“落戶”貴州茅臺酒廠。項目安裝容量約84.8千瓦,共布置320塊IBC輕質柔性組件。

也是從2022年開始,貴州茅臺將由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轉化的綠色電力作為企業用電的主要來源,并在2023年實現全覆蓋,綠電采購量達到1億度,開白酒行業先河。
·洋河股份各大生產基地積極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以“光伏+深度脫碳+清潔能源”多能互補供能模式為主要思路,2023年新建17.8MW光伏項目,累計建設47.34MW光伏發電項目,綠電占比達到30%以上。

圖源:夢之藍社區
寫在最后
白酒與光伏,看似兩個毫不相關的行業,卻暗含著中國產業經濟螺旋上升的同一邏輯。
傳統釀造業對清潔能源的剛性需求,與光伏產業爆發式增長的產能輸出,在“雙碳”目標下精準耦合——前者為后者提供了巨大的落地場景與穩定消納空間(如酒廠屋頂),后者則以前所未有的綠色動能,解開了高耗能傳統工藝的碳排放枷鎖,催生出“綠電釀造”的新范式。
當酒香與光伏板相遇,這場始于業績與政策壓力的被動轉型,正演變為傳統產業與新能源革命的深度交融。白酒行業的千年釀造智慧,與現代新能源技術碰撞出的綠色火花,正照亮通向能源結構綠色轉型的未來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