飆漲超3000%!央視再評“儲能爆發式增長”
光伏產業網訊
發布日期:2025-11-18
核心提示:
飆漲超3000%!央視再評“儲能爆發式增長”
繼央視財經頻道此前聚焦儲能市場"一芯難求"的火爆行情后,該頻道近期再度點評儲能市場"熱"力不減、呈現爆發式增長,深入追蹤報道了今年儲能市場持續高溫的發展態勢及當前企業的生產狀況。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底,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超過1億千瓦,與“十三五”末相比增長超30倍,裝機規模占全球總裝機比例超過40%,已躍居世界第一。今年以來,儲能市場持續火熱,目前企業生產情況如何?

01儲能需求持續高漲、部分企業訂單排至明年
央視記者 劉溦祎:銀白色大柜子是一個個超大“充電寶”。它們能把風電、光伏發的電儲存起來,在用電高峰的時候再“放”出來。像這臺儲能系統,從單個電芯到整車裝配,全部在這里完成。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訂單幾乎是爆滿的狀態。
浙江某電源動力企業臨安生產中心總經理 譚建國:整體的產量一天可以做到20個兆瓦時,相當于一天可以做4臺儲能集裝箱柜子,一個柜子一天可以供到接近50個家庭。從今年年初開始,產能利用率基本處于拉滿的狀態,基本到明年的一季度、二季度是處于滿產的排產狀態。
在北京的一家儲能系統生產企業,產線依舊繁忙。生產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訂單量持續走高。
某儲能系統企業北京制造基地生產負責人 臧威:公司正全力加緊生產,整體產能相比去年同期提升接近八成。整個產線的新增進度也是按照訂單的匹配情況去增加。
譚建國告訴記者,自2022年新能源強制配儲政策實施以來,國內儲能產業加速發展。今年以來訂單增長更加明顯,出貨量同比超過80%,其中應用于電源側、電網側的大型儲能系統成為主要增長點。
浙江某電源動力企業臨安生產中心總經理 譚建國:大儲出貨的增幅應該是超過同比200%以上,像我們都是跟電網或者新能源發電企業、能源集團合作,他們要去給新能源做調劑,比如調峰調頻或者做錯峰、能量轉移工作。
業內人士表示,儲能需求快速提升,與“雙碳”目標推動新能源滲透率提高密切相關。過去儲能多依賴政策引導或科研示范項目,市場化程度有限。今年2月,國家發布136號文后,取消強制配儲,市場需求加速釋放。
02中國儲能企業加速出海、新興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儲能企業新增海外訂單達到163吉瓦時,同比增長246%。在全球能源轉型加速背景下,中國儲能企業正迎來海外市場的集中爆發。
在浙江杭州臨安的生產基地,一批儲能系統柜正裝載待發,目的地是印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印度市場需求增速高達十倍。印度客戶也表示,當地儲能正處于快速放量階段。
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印度,今年以來東歐等新興市場的儲能需求也至少增長了三倍。由于這些地區剛剛進入儲能建設的快速起步期,增長速度尤為突出。
浙江某電源動力企業國際營銷中心副總裁 戴毅:新興市場新能源發展非常快,需要儲能去做調節。再加上,全球的儲能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具有性價比的階段,所以現在的一些綠電項目,比如光伏、風電,配儲能是具有非常好的經濟性的。
專家表示,本輪儲能加速“出海”的核心動力在于全球能源轉型提速。一方面,新興市場在政策推動下加快儲能布局;另一方面,地緣政治因素導致部分國家電力供應不穩定或能源獲取成本偏高,儲能需求因此快速上升。在北京的一家儲能系統生產企業,負責人透露,今年以來,歐洲和北美部分市場需求增長了3至5倍。
在大型儲能需求持續攀升的同時,更細分的小儲能市場也迎來快速增長。江蘇蘇州一家電池企業的儲能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主攻移動儲能和戶用儲能產品,產品主要出口至歐美和亞非拉國家。
隨著海外客戶對服務能力和全生命周期保障的關注度提高,中國儲能企業的“出海邏輯”也正邁向“2.0時代”。
浙江某電源動力企業國際營銷中心副總裁 戴毅:我們以前出海是1.0模式,通過成本優勢賣產品,現在越來越多客戶要求我們給他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售后跟運維服務。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底,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超過1億千瓦,與“十三五”末相比增長超30倍,裝機規模占全球總裝機比例超過40%,已躍居世界第一。今年以來,儲能市場持續火熱,目前企業生產情況如何?

01儲能需求持續高漲、部分企業訂單排至明年
央視記者 劉溦祎:銀白色大柜子是一個個超大“充電寶”。它們能把風電、光伏發的電儲存起來,在用電高峰的時候再“放”出來。像這臺儲能系統,從單個電芯到整車裝配,全部在這里完成。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訂單幾乎是爆滿的狀態。
浙江某電源動力企業臨安生產中心總經理 譚建國:整體的產量一天可以做到20個兆瓦時,相當于一天可以做4臺儲能集裝箱柜子,一個柜子一天可以供到接近50個家庭。從今年年初開始,產能利用率基本處于拉滿的狀態,基本到明年的一季度、二季度是處于滿產的排產狀態。
在北京的一家儲能系統生產企業,產線依舊繁忙。生產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訂單量持續走高。
某儲能系統企業北京制造基地生產負責人 臧威:公司正全力加緊生產,整體產能相比去年同期提升接近八成。整個產線的新增進度也是按照訂單的匹配情況去增加。
譚建國告訴記者,自2022年新能源強制配儲政策實施以來,國內儲能產業加速發展。今年以來訂單增長更加明顯,出貨量同比超過80%,其中應用于電源側、電網側的大型儲能系統成為主要增長點。
浙江某電源動力企業臨安生產中心總經理 譚建國:大儲出貨的增幅應該是超過同比200%以上,像我們都是跟電網或者新能源發電企業、能源集團合作,他們要去給新能源做調劑,比如調峰調頻或者做錯峰、能量轉移工作。
業內人士表示,儲能需求快速提升,與“雙碳”目標推動新能源滲透率提高密切相關。過去儲能多依賴政策引導或科研示范項目,市場化程度有限。今年2月,國家發布136號文后,取消強制配儲,市場需求加速釋放。
02中國儲能企業加速出海、新興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儲能企業新增海外訂單達到163吉瓦時,同比增長246%。在全球能源轉型加速背景下,中國儲能企業正迎來海外市場的集中爆發。
在浙江杭州臨安的生產基地,一批儲能系統柜正裝載待發,目的地是印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印度市場需求增速高達十倍。印度客戶也表示,當地儲能正處于快速放量階段。
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印度,今年以來東歐等新興市場的儲能需求也至少增長了三倍。由于這些地區剛剛進入儲能建設的快速起步期,增長速度尤為突出。
浙江某電源動力企業國際營銷中心副總裁 戴毅:新興市場新能源發展非常快,需要儲能去做調節。再加上,全球的儲能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具有性價比的階段,所以現在的一些綠電項目,比如光伏、風電,配儲能是具有非常好的經濟性的。
專家表示,本輪儲能加速“出海”的核心動力在于全球能源轉型提速。一方面,新興市場在政策推動下加快儲能布局;另一方面,地緣政治因素導致部分國家電力供應不穩定或能源獲取成本偏高,儲能需求因此快速上升。在北京的一家儲能系統生產企業,負責人透露,今年以來,歐洲和北美部分市場需求增長了3至5倍。
在大型儲能需求持續攀升的同時,更細分的小儲能市場也迎來快速增長。江蘇蘇州一家電池企業的儲能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主攻移動儲能和戶用儲能產品,產品主要出口至歐美和亞非拉國家。
隨著海外客戶對服務能力和全生命周期保障的關注度提高,中國儲能企業的“出海邏輯”也正邁向“2.0時代”。
浙江某電源動力企業國際營銷中心副總裁 戴毅:我們以前出海是1.0模式,通過成本優勢賣產品,現在越來越多客戶要求我們給他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售后跟運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