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光性有何影響?全面對比TOPCon與BC組件發電差異
光伏產業網訊
發布日期:2025-10-17
核心提示:
縱觀全球光伏市場,隨著電力市場化交易的推廣和能源轉型的深入,能夠在早晚高峰電價時段提供更多發電量的TOPCon組件,正憑借其優異的弱光性能和更高的雙面率,成為眾多應用場景的優選技術路線。
近年來,光伏行業技術路線競爭日趨白熱化,組件在實際運行中的發電表現成為關注焦點。特別是在推動新能源全面市場化交易的136號文推出后,組件能否在早晚高電價時段高效發電,已成為業主選型的關鍵考量之一。在此背景下,組件的“弱光性能”——即在陰雨、晨昏等低輻照條件下的發電能力,直接影響系統整體發電效率和用戶的最終收益。
當前,TOPCon組件在弱光發電性能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多項權威實證數據表明,TOPCon在弱光環境下的發電量較BC組件最高可提升10%以上,這一差異對光伏電站的技術選型與投資回報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1、技術原理:結構差異決定性能表現
TOPCon組件優異弱光性能的來源于其本身的設計。光伏電池的弱光性能主要受并聯電阻影響,電阻值越高,漏電流損失越小,弱光發電表現越好。TOPCon因正負極分布在電池的兩面,可實現良好的絕緣,漏電低、并聯電阻高,從而在弱光條件下保持較高輸出。
相比之下,BC組件因將全部電極置于背面,,主流廠家為解決潛在過熱問題增加大量特意設計的漏電通道,導致其并聯電阻值偏低。在弱光環境下,其電流損失更為明顯,發電性能因而受限。
2、實證數據揭秘:TOPCon弱光表現突出
全球多個權威測試機構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實證結果一致表明,TOPCon組件在弱光環境下表現優異:
在日本鹿兒島的實證基地,TÜV北德測試結果顯示,在日輻照度較低的時候(輻照度小于400W/㎡),TOPCon組件的發電優勢更為突出,單瓦增益高達10.79%。
在成都分布式實證電站,TÜV萊茵測試結果現實,在90%為陰雨天的測試環境中,TOPCon組件相對于N型BC組件的發電量高出2.37%。而在清晨與傍晚的弱光時段,相對增益峰值高達7.18%。
在海南實證電站,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在127天的測試周期內發現(包含76天陰雨天氣),TOPCon組件對比BC組件的單瓦發電增益達到7.83%。
多家權威機構在全球不同氣候區開展的實證研究結果均指向同一結論:TOPCon組件在弱光環境下相比BC組件具有顯著的發電優勢。
縱觀全球光伏市場,隨著電力市場化交易的推廣和能源轉型的深入,能夠在早晚高峰電價時段提供更多發電量的TOPCon組件,正憑借其優異的弱光性能和更高的雙面率,成為眾多應用場景的優選技術路線。對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更低的度電成本和更高的投資回報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