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央視財經報道顯示,北京一家儲能設備生產企業的車間里,白色電池艙整齊排列在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忙著檢測、組裝。由于市場需求火爆,整條生產線已處于滿產狀態,儲能的關鍵部件電芯供不應求。
“我們從二季度開始就處于滿產滿銷的狀態,”北京海博思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劍輝表示,“海外的需求處于爆發狀態,造成優質產能短期緊缺。”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國內儲能電芯的需求十分強勁。頭部電池企業均表示工廠已處于滿產狀態,一些訂單已經排到明年年初。
此外,根據《專項行動方案》提出的目標,到2027年,中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將達到1.8億千瓦以上,這將拉動新增項目投資約2500億元。
市場需求爆發 多家企業訂單飽和
儲能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長。今年以來,國內外需求呈現多點爆發態勢,海外市場需求激增成為最強引擎。
近日,海辰儲能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3月起,廈門、重慶基地即進入滿產狀態,滿產激勵持續發放,這種滿產狀態一直持續至今。目前,工廠的訂單已排至9月、10月份,生產計劃十分飽和。
9月15日,億緯鋰能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確認,公司儲能電池目前處于滿產狀態,訂單需求較為飽和。
9月12日,鵬輝能源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目前公司主要儲能產品型號如314Ah大儲電芯生產線、100Ah、50Ah小儲電芯生產線均滿產。
此外,寧德時代、瑞浦蘭鈞、遠景儲能等企業的產線持續滿負荷運轉,訂單量激增至需排隊等候,有企業表示“客戶加價也排不了單”。
電芯供需緊張 價格有望上漲
其實從今年7月開始,儲能電芯市場就已經"暗流涌動"了。一線品牌陸續調整價格,成本上漲的壓力迅速向下游傳遞。
根據J.P.Morgan在7月1日發布的月度報告,全行業價格上調0.02–0.03元/Wh。
這恐怕只是開始。據咨詢機構研究,電芯緊張的趨勢至少仍將持續一年。隨著電芯緊缺態勢持續,預計第三季度還會有更多電池企業跟進調價。
企業積極布局 全球競爭加劇
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產業數據庫統計,2025年上半年,全球儲能電芯出貨量226GWh,同比增長97%。其中前九名均為中國企業,國內企業儲能鋰電池出貨在全球占比超過90%,海外大單屢屢刷新紀錄。
面對市場機遇,龍頭企業正在多維度構建核心競爭力。
314Ah及以上大容量電芯正在快速替代傳統280Ah產品。新一代電芯能量密度提升了10%,循環壽命突破12000次,技術進步很明顯。但從280Ah產品轉向314Ah仍需時間,此次擴產也主要是以314Ah電芯為主,據悉擴產周期需要一年到一年半時間。
此前行業產能利用率不足35%,企業擴產意愿低迷。加之2025年全球儲能需求突然超預期爆發,進一步加劇了國內產能的緊張局面。雖然多家電池企業已經拋出擴產計劃,但由于產能釋放需要時間,預計供需偏緊的狀態可能至少延續到2026年上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