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楚能新能源又官宣了80GWh鋰電池項目規劃。據了解,該項目是宜昌市政府與楚能新能源簽訂的宜昌楚能二期投資協議。
楚能新能源宜昌鋰電池產業園項目二期規劃用地面積約1730畝,主要用于研發生產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及PACK模組等新能源產品。
這是繼一期項目規劃產能后又一重大電池項目,目前項目一期65GWh產能已穩步釋放。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宜昌楚能新能源項目一期三工廠正式量產314Ah電芯,標志著該項目實現全面投產。三工廠規劃4條電芯生產線,全部達產后每天將下線6萬只314Ah電芯,月產能將達到2GWh,目前下半年訂單計劃已經全部排滿,實現開工即滿產。
楚能新能源董事長代德明也曾表示,楚能將繼續深耕宜昌、回報宜昌,助力宜昌打造全國最大新能源產業基地。
PART.01
有效產能達110GWh
楚能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8月6日,總部位于湖北武漢。作為動儲領域“后起之秀”,楚能新能源發展迅速。目前在武漢、孝感、宜昌三大生產基地的有效電池產能分別為10GWh、35GWh和65GWh,合計達110GWh。2025年,楚能新能源也持續加碼電池項目產能,積極簽約訂單并完善儲能產業鏈上下游采購布局。
PART.02
連下9筆采購大單
為進一步保障項目擴產中的原材料穩定供應,楚能新能源今年以來已密集簽署多項長期采購協議,涵蓋電解液、負極材料、銅箔、結構件、正極材料等多個鋰電關鍵環節,預計總采購金額已超300億元。
8月26日,楚能新能源與貝特瑞在楚能全球總部簽署負極材料戰略合作協議;
8月18日,楚能新能源與新宙邦在楚能全球總部簽署電解液長期戰略合作協議;
8月15日,楚能新能源與杉杉科技在楚能全球總部簽署超過百億負極材料長期戰略合作協議;
7月25日,楚能新能源與科達利在楚能全球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達成總金額超過百億元的電池精密結構件長期采購合作;
7月22日,楚能新能源與諾德股份在楚能全球總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楚能將在未來五年向諾德股份采購16萬噸銅箔材料;
7月,楚能新能源與九江天賜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楚能新能源全球總部簽訂《生產材料采購合作協議》,楚能將在未來五年內向九江天賜采購超過55萬噸的電解液系列產品;
5月22日,楚能新能源與常州鋰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楚能新能源全球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楚能將在未來五年內向常州鋰源累計采購約15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合作規模約50億元;
5月20日,楚能新能源與江蘇瑞德豐在楚能全球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楚能將在未來五年向江蘇瑞德豐采購約2.5億套結構件,采購金額約30億元;
4月27日,楚能新能源與華創新材在楚能全球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未來5年內,華創新材將向楚能供應15萬噸鋰電銅箔原材料。
PART.03
手握超40GWh訂單
楚能新能源展現出驚人的成長速度,2025年上半年儲能電池出貨量已躋身全球第五,獲評BNEF全球一級儲能廠商(Tier 1)。
有了上游供應商的充足供貨,楚能新能源持續加快儲能電芯研發與生產。
2025年6月,楚能新能源472Ah儲能專用電池在孝感楚能三工廠正式量產下線。
不過,在當下大容量電芯競逐的時代,楚能的472Ah電池能否復刻314Ah或280Ah的成功模式還言之尚早。
除了在產業鏈上游選擇合適供應商外,楚能新能源還將儲能電芯供貨給儲能系統廠商。
2025年5月7日,楚能新能源與英國Immersa簽署2.5GWh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楚能自主研發的5MWh電池預制艙CORNEX M5展開深度合作。
2025年3月,楚能新能源與特隆美儲能簽署5GWh儲能電芯戰略合作協議。
此外,楚能新能源先后中標中國電建、中核集團、中車集團、中儲科技、三峽集團等大型儲能項目,目前楚能2025年儲能新增訂單已經超過40GWh。
PART.04
楚能的“三板斧”
楚能新能源的戰略縱深不容小覷。一方面,上游段深度捆綁供應商,構建起一條自主可控、縱深協同供應鏈體系,使得楚能新能源的“材料版圖”不斷完整。另一方面,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爆發力,先后推出280Ah、314Ah、472Ah甚至688Ah等不同容量的電芯,鎖定國內外儲能訂單。
此外,據多家媒體報道,楚能新能源已正式布局整車制造業務。
而楚能新能源的創始人代德明,其創辦的恒信德龍系更是橫跨汽車經銷、地產、酒店、商業綜合體、新能源等實體行業,旗下恒信汽車集團是國內第五大汽車經銷商,在全國60多個城市布局300多家4S店。
因此,楚能從起步便坐擁“資金、電池產能、銷售渠道”三大核心優勢。未來如果瞄向“儲能電池+動力電池+汽車整車”的方向也是情理之中。
總之,楚能或許已是這個時代最值得期待的黑馬。
楚能新能源宜昌鋰電池產業園項目二期規劃用地面積約1730畝,主要用于研發生產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及PACK模組等新能源產品。
這是繼一期項目規劃產能后又一重大電池項目,目前項目一期65GWh產能已穩步釋放。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宜昌楚能新能源項目一期三工廠正式量產314Ah電芯,標志著該項目實現全面投產。三工廠規劃4條電芯生產線,全部達產后每天將下線6萬只314Ah電芯,月產能將達到2GWh,目前下半年訂單計劃已經全部排滿,實現開工即滿產。
楚能新能源董事長代德明也曾表示,楚能將繼續深耕宜昌、回報宜昌,助力宜昌打造全國最大新能源產業基地。
PART.01
有效產能達110GWh
楚能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8月6日,總部位于湖北武漢。作為動儲領域“后起之秀”,楚能新能源發展迅速。目前在武漢、孝感、宜昌三大生產基地的有效電池產能分別為10GWh、35GWh和65GWh,合計達110GWh。2025年,楚能新能源也持續加碼電池項目產能,積極簽約訂單并完善儲能產業鏈上下游采購布局。
PART.02
連下9筆采購大單
為進一步保障項目擴產中的原材料穩定供應,楚能新能源今年以來已密集簽署多項長期采購協議,涵蓋電解液、負極材料、銅箔、結構件、正極材料等多個鋰電關鍵環節,預計總采購金額已超300億元。
8月26日,楚能新能源與貝特瑞在楚能全球總部簽署負極材料戰略合作協議;
8月18日,楚能新能源與新宙邦在楚能全球總部簽署電解液長期戰略合作協議;
8月15日,楚能新能源與杉杉科技在楚能全球總部簽署超過百億負極材料長期戰略合作協議;
7月25日,楚能新能源與科達利在楚能全球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達成總金額超過百億元的電池精密結構件長期采購合作;
7月22日,楚能新能源與諾德股份在楚能全球總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楚能將在未來五年向諾德股份采購16萬噸銅箔材料;
7月,楚能新能源與九江天賜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楚能新能源全球總部簽訂《生產材料采購合作協議》,楚能將在未來五年內向九江天賜采購超過55萬噸的電解液系列產品;
5月22日,楚能新能源與常州鋰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楚能新能源全球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楚能將在未來五年內向常州鋰源累計采購約15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合作規模約50億元;
5月20日,楚能新能源與江蘇瑞德豐在楚能全球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楚能將在未來五年向江蘇瑞德豐采購約2.5億套結構件,采購金額約30億元;
4月27日,楚能新能源與華創新材在楚能全球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未來5年內,華創新材將向楚能供應15萬噸鋰電銅箔原材料。
PART.03
手握超40GWh訂單
楚能新能源展現出驚人的成長速度,2025年上半年儲能電池出貨量已躋身全球第五,獲評BNEF全球一級儲能廠商(Tier 1)。
有了上游供應商的充足供貨,楚能新能源持續加快儲能電芯研發與生產。
2025年6月,楚能新能源472Ah儲能專用電池在孝感楚能三工廠正式量產下線。
不過,在當下大容量電芯競逐的時代,楚能的472Ah電池能否復刻314Ah或280Ah的成功模式還言之尚早。
除了在產業鏈上游選擇合適供應商外,楚能新能源還將儲能電芯供貨給儲能系統廠商。
2025年5月7日,楚能新能源與英國Immersa簽署2.5GWh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楚能自主研發的5MWh電池預制艙CORNEX M5展開深度合作。
2025年3月,楚能新能源與特隆美儲能簽署5GWh儲能電芯戰略合作協議。
此外,楚能新能源先后中標中國電建、中核集團、中車集團、中儲科技、三峽集團等大型儲能項目,目前楚能2025年儲能新增訂單已經超過40GWh。
PART.04
楚能的“三板斧”
楚能新能源的戰略縱深不容小覷。一方面,上游段深度捆綁供應商,構建起一條自主可控、縱深協同供應鏈體系,使得楚能新能源的“材料版圖”不斷完整。另一方面,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爆發力,先后推出280Ah、314Ah、472Ah甚至688Ah等不同容量的電芯,鎖定國內外儲能訂單。
此外,據多家媒體報道,楚能新能源已正式布局整車制造業務。
而楚能新能源的創始人代德明,其創辦的恒信德龍系更是橫跨汽車經銷、地產、酒店、商業綜合體、新能源等實體行業,旗下恒信汽車集團是國內第五大汽車經銷商,在全國60多個城市布局300多家4S店。
因此,楚能從起步便坐擁“資金、電池產能、銷售渠道”三大核心優勢。未來如果瞄向“儲能電池+動力電池+汽車整車”的方向也是情理之中。
總之,楚能或許已是這個時代最值得期待的黑馬。
